有些外地游客要到辛亥革命纪念馆,因错过下车的站点,等再次返回到上一站时至少多花半小时。于是,我趁着休息时间琢磨手绘地图,让外地游客少走冤枉路,节省更多时间参观游玩。6月24日,在武汉公交第六营运公司“党员示范岗”授牌活动现场,542路司机颜君展示的手绘地图引发关注。这场以“为民服务”为核心的党建活动,用一个个扎根车厢的“微创新”故事,勾勒出公交党员践行初心的生动图景。
当日,宣誓环节后,三位党员代表的分享,让现场观众看到十米车厢里的温暖日常。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725路司机杜福祥的“创新账本”上写满巧思:为帮助求助乘客,他手绘转乘示意图;自学维吾尔语,用双语服务乘客;带领团队积极创新节油技术,多年来安全行车超9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圈。他说:“每一次平稳停靠,都是对‘为民’二字的注解。”

市优秀共产党员、215路司机杨保凤的故事则充满温情。她手机里存着多位特殊乘客的联系方式,其中一对盲人夫妇与她结下14年情谊。“今年端午,他们摸索着送来亲手包的粽子,那一刻我明白,服务不是单向付出,而是心与心的呼应”。
在542路红色旅游专线上,颜君将车厢变成“移动课堂”。他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多处红色景点,手绘带步行路线的指引卡,自费打印百余份发放乘客。他还在公交站客串讲解员,让游客循着车轮声读懂武汉红色记忆。
一个个温暖而鲜活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党员示范岗”的责任与担当。活动最后,武汉公交第六营运公司党委书记李少茂向全体党员提出殷切希望,全体党员要以“亮身份、亮指标、亮承诺”为行动标尺,用“比安全、比服务、比担当”铸就先锋形象,深耕“车上有情、上车有请、车前有让”的服务细节,擦亮“红心领航·情暖车厢”党建品牌,助推公交“日行一善”“礼让斑马线”“家企联动”三大党建品牌,让为民初心融入每一趟行程。
从手绘地图到双语服务,从特殊乘客精准服务到移动红色课堂,武汉公交党员用“绣花功夫”织就服务网络,让“十米车厢”成为连接党心与民心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