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交通代言人|300公里物流线上,货运人用汗水跑出稳稳的幸福
滚滚热浪,扑面而来。
近日,
在东西湖区高桥五路山
绿冷链物流园里,
温度计的红线直逼39℃。
42岁的“运满满”平台货车司机李翔
把9.6米长的厢式货车
稳稳倒进C26卸货位,
车尾离装卸平台只剩10厘米。

他拉好手刹、熄火、拔钥匙,动作一气呵成。来不及喝口水,便从驾驶座旁抽出两副加厚帆布手套——这是他夏季行车的“标配”。车顶的篷布在太阳下已变成一张“铁板烧”,表面温度突破90℃,手套贴上去只坚持三五秒便烫得发痛。李翔咬紧牙关,双手翻飞,拉绳、解扣、卷布,10分钟收完整张篷布,汗水顺着鬓角滴进眼睛,他随手一抹,留下两道盐霜。
李翔是在2020年正式入驻运满满平台的,此前他当过快递员,开过早餐店,最终在车厢的方寸之间找到了踏实和安定。从此,襄阳老河口—武汉东西湖,300公里、6小时车程,每周2~3个来回成了雷打不动的节奏。

清晨,他装载800箱奶茶配料向武汉出发,货车在高速上开得很慢。随着温度升高,轮胎爆胎风险极高,他时不时就会启动自动喷水装置给轮胎降温。“这么热的天,地面温度有六七十度,轮胎温度更高,经常看到有货车爆胎,一路上都是战战兢兢的。”李翔说,跑车五年来,自己也曾爆胎过3次,出于安全考虑,不仅加装了4套自动喷水系统,还更换了质量更为可靠的轮胎品牌。
中午1点,物流园卸货口只剩他一台车。办好交接,李翔没急着找阴凉处休息,而是从工具箱里掏出一双劳保鞋、一条长裤。“园区有规定,进仓库就得穿这身。”李翔边换鞋边说,一般仓库人手不够的时候,自己都会主动帮忙装卸,就是这份主动,为他赢得了不少固定的客户。

李翔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读高中,老二六年级。一家四口开销、孩子补课费、房贷全部落在他肩头。货运渐渐跑熟络,今年3月起,他每个月收入能达到1万多元。

卸货持续了一个小时,李翔在车厢与叉车间穿梭,时而抹一抹脸上的汗,时而扶正眼镜,车厢门关上的那一刻,新的旅程随之开启。接下来,是寻找回程的货物,是检查轮胎,是盘算着是连夜赶路还是找个“便宜旅馆”歇一晚。
李翔却觉得,方向盘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把货按时送到,是把老板的生意扛在肩上;平平安安回家,是把一家老小的幸福揣在怀里。每一次轮胎与地面的摩擦,都是武汉都市圈物流“微循环”的有力脉动;每一滴汗水折射的光芒,都是武汉货运物流蓬勃发展中最鲜活的印记。
襄阳—武汉,300公里,李翔用5年、40万公里、1.6万箱货物的“成绩单”,跑出了公路货运人的坚韧与温度,也把“货畅其流” 的鲜活图景写进了滚滚车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