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光全老先生在小儿子毛明阳的陪同下,在银行办理转款。
“老先生,您的50万元已经顺利打到当阳一中账户。”5月22日, 韦德体育官方网站90岁的退休干部、年过90岁的毛光全老先生在其小儿子毛明阳陪同下,将50万元捐款打入了母校当阳一中的账户。听到银行工作人员确认的提示,毛光全老人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这笔钱,是毛光全老人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积蓄。捐赠给母校后,将用于资助家庭有困难或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子。这位退休老人的举动让学校师生和身边的亲属、市民为之动容。捐资母校
90岁生日做决定
“各位校领导好!今年元月17日是我90岁生日,我决定做两件事:一是将我90年来的心得整理一下,供后人参考学习。二是向母校献一点爱心,捐款50万元人民币,作为校友助学基金,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今年5月15日,毛老先生写信给当阳一中校长,表达了他再次回报母校的愿望。5月22日清晨,当阳一中校长曹良意、办公室主任周家强等一行3人驱车赶往武汉拜访毛光全老人,老人当面再次表达了捐款意愿。随后,毛光全老人在其小儿子陪同下,到银行办理了转账手续。在与母校领导临别时,他又即兴赋诗一首:“一中是个好学堂,培育学生个个强。校友遍及全国地,佳音经常传校方。”毛光全老人家住武汉市,是当阳一中1954年的毕业生,因为勤奋好学,被当阳一中以甲等公费培养,当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北省技校。1959年调干进武汉工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1993年退休。毛光全老先生在信中说:“我在当阳一中读书学习期间,学校师生对我都非常照顾,我在校一直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待遇,当时的校长是李树人,副校长是季世林,班主任是谈老师,对我非常关心爱护,让我永生难忘。”毛光全老先生说:“我老家在当阳市淯溪镇,我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1954年我在当阳一中毕业后,21岁到武汉工作,至今已近70年。”
5月22日,毛光全老先生向母校当阳一中捐款后与母校领导合影留念。
“我父亲时时刻刻教导我们感谢党,感谢新中国,他特别感谢的是当阳一中。”毛明阳告诉记者,父亲到当阳一中就读后,学习非常刻苦,是班级里的班长,还担任过学校学生会主席,在校享受免费助学金,因此他特别铭记母校恩情。毛明阳回忆,小时候,父亲对他们很严厉,也很节省。母亲也是一样,非常节约,平时零花钱也基本不给。后来兄弟姊妹3个长大成人参加了工作,父亲时常训诫他们,“你们长大了有了工作,都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争作贡献。”“父亲时常教导我们3个孩子,要自己创造新生活”毛明阳说,他买房子的按揭还差一百多万,从未向父亲开过口。“前几年孙儿到国外求学,每次回来与爷爷见面,爷爷也不舍得给孙儿零花钱。”毛明阳说,有时候逢年过节一大家人团聚,父亲会十分严厉地教导儿孙:“你们长大了就要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父亲既是一个感恩的人,更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他心心念念的就是省吃俭用,一定要回馈母校,回馈社会。”毛明阳说。早在2006年,已过古稀的毛光全以电汇的方式向母校当阳一中捐款4000元。2006年3月,老人又向母校捐款50000元,多家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在2006年—2010年期间,当阳一中一直收到一个匿名捐款,分别捐款1000元至4000元不等,长达5年之久,从未间断。这次当阳一中校长奔赴武汉毛光全老先生家中,与其见面交谈后,才解开匿名捐款之谜,得知是老先生的善举。“父亲关心国家大事,常年订阅党报,每天按时收看新闻联播。”毛明阳说,父亲一生节俭,勤奋,进取,谨慎,无任何不良嗜好,始终与人为善,忠诚待人,“父亲给我们子女留下做人做事的楷模风范。我们3个孩子都非常敬佩他,此次父亲回馈母校的举动,我们都表示一致支持与赞成。”
退休后的毛老先生,除了关心时事,关注母校的发展,也非常热爱诗词,已先后集结《毛光全诗词》近30本。
如今,毛老先生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尤为知足,他时常称“赶上了好时代,对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在眼里,感受在身,且喜在心头”。去年,毛老先生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一枚,喜不自胜,备感自豪。他盛赞党的好领导,要感谢党的培养,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母校。
当阳一中为毛光全老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