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0092号建议的答复
| 索 引 号 | 01089065X/2022-27415 | 发布日期 | 2022-09-27 |
|---|---|---|---|
| 发布机构 | 市交通运输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 号 | 武交议函〔2022〕 130号 |
| 主 题 词 |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关于建立“江城高校一线通”公交专线的建议
针对建议的内容,我局已组织公交企业进行认真研究,经调查运营测算,从结果情况看,目前实施存在一定困难。
一是“江城高校一线通”环线需串联31所大学院校、景点、医院,线路长度近50余公里,按照我市公交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17.49公里/小时计算,单程运营需3-5小时,司机难以支撑长时间驾车。
二是按照运营线路长度、所需车辆配置、发车班次综合成本测算,年运营成本预计1300万元。如采用商业化模式运营,按照经验,我市尚未向各大院校收取过冠名费用,学校对此意愿也不强烈,仅在5年前建二商场商业体收取过相关费用,且为一次性,并远低于运营成本。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社会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公交企业收入也呈下滑趋势,公交企业广告业务也大幅下降,难以通过车身广告招商形式维持运营,商业化模式难以支撑“校校通”线路开通。
三是上述大学院校、景点、医院附近已有公交线路直达,能够为市民提供更为便捷的快速出行。而新辟环线走向与之重复,不利于公交资源充分利用。
为了做好高校师生出行服务,我局一直在组织公交企业进行线网优化,并开通了“校校通”公交专线567路环线,串联起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3所高校,线路走向覆盖了南湖大道、民族大道、关山大道、珞喻路、珞狮路等主干道,并与上述道路上的公交、地铁2、7号线、BRT对接,公共交通布局基本形成线路网络结构,能够为师生及市民提供便利多样化的出行选择。
下一步,在“十四五”期间,将按照“城区减复、区间优化、空白拓展、服务提升”的总体思路,分区域、按功能有序推进全市公交线网结构优化调整。同时结合地铁线的开通,适时调整高校周边的公交线路,做好公交与地铁的衔接工作,为师生及市民的出行提供良好的出行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