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0223号建议的答复
| 索 引 号 | 01089065X/2022-27426 | 发布日期 | 2022-09-27 |
|---|---|---|---|
| 发布机构 | 市交通运输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 号 | 武交议函〔2022〕128号 |
| 主 题 词 |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农村公路是覆盖范围广、服务人口多、公益性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在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美丽农村路创建,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畅、安、舒、美”的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你们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
一、我市农村公路发展现状
近年来,市、区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从加快提档升级、强化安全保障、提升管养水平、创建美丽农村路、提升运输服务等方面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以来,农村公路完成新改建1923公里,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430公里。目前,我市农村公路在册里程达到14225公里,占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的91%,路网密度达到183.41公里/百平方公里,乡镇、建制村、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全面实现组组通,已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基础设施网,创建成功一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两个省级示范县和七个“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同时,通过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美丽农村路创建,全市农村公路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促进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旅游融合发展,全面带动美丽乡村、宜居乡村、特色小镇等建设发展,助推22个革命老区街乡镇和27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交通力量和支撑。
二、建议办理情况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
武汉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发展举措和服务民生重要抓手,高位推进、整体发力。市级层面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武汉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领导小组,建立定期调度、会商和督导机制,统筹谋划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协调解决农村公路项目推进中的问题,特别在用地、资金等方面,加强横向联系和沟通衔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四好农村”高质量发展、武汉市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制定、农村公路建养市级补助资金安排、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制定等多项工作。市领导多次召开“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调研指导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协调解决“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题。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工作,将相关工作任务纳入每年市委一号文件和市政府民生实事计划,纳入对各区党政领导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和市级绩效目标管理,纳入市委和市政府年度督查计划,进一步压实市、区政府主体责任。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
为做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工作,我市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谋划,将农村公路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村庄规划和国省干线规划等有效衔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交通强国建设,提前谋划农村公路的发展方向,强化农村公路沿线空间管理和资源集约利用,将农村公路建设用地纳入年度用地计划,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统筹安排。
《武汉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武汉公路发展“十四五”规划》、《武汉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明确提出,“十四五”期我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任务和重点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便捷高效的农村骨干公路网络、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基础公路网络,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升级,巩固提升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成果,有序推进农村公路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推进乡镇和建制村双通道建设,加强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提升农村公路设施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并明确主要发展指标和项目库。 同时我局督促、指导各区以区政府名义出台《“四好农村路”发展规划》,坚持“全市一盘棋”,既统一目标任务,又结合实际细化分解,指导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与发展,统筹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规划的有机结合,强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资金保障
为做好我市农村公路资金保障工作,一是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加大对我市农村公路发展的支持力度;二是积极落实市级“四好农村路”发展资金。从2019年起,市级补助资金标准提高、补助范围扩大。近年来,在财政持续紧张、市级专项资金预算普遍缩减的情况下,农村公路市级补助资金预算仍稳中有增。2022年,市财政落实农村公路建养和危桥改造市级补助资金9000万元,已于2月底拨付到各区;三是积极对接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等,力争市级涉农资金向农村公路建设倾斜,并做到统一管理、标准一致、工作同步;四是指导各区统筹整合使用各类涉及农村道路建设资金,按比例落实区级配套养护资金,同时鼓励乡镇、村组自筹;五是主动加强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发行等八家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和沟通衔接,会同各区交通运输局梳理有融资需求的项目信息,以市政府名义召开推介会,争取对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并对农村路网重点项目开辟绿色办贷通道,在贷款利率、贷款期限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六是引导各区积极探索将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产业园区建设、资源开发、旅游景点建设一体开发,争取更多将公路外溢效应反哺公路建设。
根据交通运输领域财权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要求,各区承担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运营等具体执行事项的支出责任。根据《武汉市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92号),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按因素法对各区进行切块补助。今后市政府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财力状况,适时增加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的支持,优化资金分配,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四)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
2021年来,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项目使用林地市级审核环节已取消,农村公路压占公益林报批由区级林业主管部门受理后直报省林业局审批,大大简化了程序,压缩了审批时限。对涉及占用公益林地且符合准入条件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办理完使用林地手续后,直接调减公益林。
目前,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正处于“三区三线”划定的重要机遇期,我局指导各区交通运输局,进一步梳理细化“四好农村路”用地需求,完善道路交通布局,主动积极衔接、深度参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按要求将“四好农村路”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予以落实,为农村交通发展争取有利的发展空间。
同时,对于路基宽度在8米以内的农村道路,如果占用一般耕地,在提供纳入区级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的前提下,可简化用地审批手续。
(五)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制创新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市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压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健全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加强资金保障,提升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工作,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指导各区建立覆盖区、街道(乡镇)、村的三级路长组织体系,借此工作明确了区、乡两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并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逐步建立一支精干、专业的农村公路管理队伍。
为创新农村公路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我局正在建立市级农村公路综合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旨在依托电子地图,打造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行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内容包括路产信息管理、智慧养护管理、养护巡查管理、路长制管理、监督考核管理、路网运行管理等,同时把线路周边景区、民宿点、网红打卡点、特色餐饮点、手工艺作坊、汽车休息区、驿站等信息纳入电子地图,方便游客出行时了解公路沿途特色,方便游客寻迹导航游览。
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开展“十大最美农村路”、“我家门口那条路”等评选活动,通过微博和短视频平台推介各区美丽农村路,发动群众积极投票推选,引导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和支持农村公路发展,营造建路、爱路、护路良好工作氛围,推动我市农村公路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交通力量和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