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bevictor 澳门美高梅博彩官网 澳门美高梅博彩官网 世界杯买球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016号提案的答复

2023-09-15 11:25 市交通运输局
索 引 号 01089065X/2023-24467 发布日期 2023-09-15
发布机构 市交通运输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武交议函〔2023〕129号
主 题 词 有 效 性 有效

关于把武汉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链接优势的建议


一、关于加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提升物流产业整体水平的建议

(一)培育大型交通物流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和头部企业,打造物流企业集群,推动国控供应链、楚象供应链在经开区落户。支持专业化物流龙头企业发展,东风物流集团被认定为2022年度武汉市服务业领军企业。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市A级物流企业达412家,稳居全国首位,其中5A级企业达到20家,位居全国第三。长飞、九州通、省港口集团、中百控股等4家入选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山绿集团被评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长江新丝路、物易云通等创新型物流企业不断涌现。

(二)提升物流运输运力保障水平。万吨级直航船长越1”轮于5月中旬正式编入汉亚直航轮班,两艘新建汉亚直航船舶华航汉亚5”“华航汉亚6”均实现于6月内确保试航、交船的预期目标,其中华航汉亚5”已成功首航抵达阳逻港,汉亚直航班轮即将实现运力和周班倍增运营,日韩直航航线将在今年内实现韩国和日本关西、关东地区港口全覆盖,未来还将延伸到俄罗斯东方港。

二、关于加强物流行业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谋划决策、统筹协调、目标调度,推进项目落地、优惠支持政策等事项。健全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绿色货运配送示范等工作机制,推动改革试点任务落实落地。充分发挥武汉物流协会作用,组织开展市场调研、标准推广、信息咨询、人员培训等工作,不断加强行业自律。

(二)加快物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武汉物流协会积极配合市发改委开展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信用企业评定,对物流领域信用信息数据归集,促进信息共享,建立以数据为基础的多层次行业信用体系。联同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信用评级结果在工信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信用武汉官网等公示。为信用评级较好的物流企业,在经营、招投标、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加分,助力企业发展。对失信主体给予取消会员资格,将失信行为在协会网站上予以曝光等惩戒措施。

(三)培育物流领域高素质人才。鼓励市域内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物流相关专业,联合企业设立物流实训基地。推动物流领域优秀人才纳入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加强物流快递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加强物流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定期开展物流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三、关于加强物流枢纽建设,建设物流枢纽城镇、枢纽都市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物流服务。以供应链管理、新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大力培育第四方物流企业,促进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等传统物流企业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仓单质押、订单管理、采购执行、流通性加工、信息处理、物流方案设计、物流行销、电子商务等高附加值物流服务,推动物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开展信用培植工程,助力中小微交通物流企业获得贷款,会同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成立武汉市首贷服务中心,持续开展小微企业信用培植工程,扩大中小微企业贷款获得能力。

(二)加强陆海国际联通能力。今年以来,中欧班列(武汉)新开武汉俄罗斯下卡姆斯克欧洲武汉台湾7条国际新线路,目前已拥有48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辐射亚欧大陆40个国家、112个城市。今年上半年开行650列,同比增长130%,排名跃升至全国第3、中部第1。水运系统升级步伐加快,武汉至日本直航航线稳定运行,开通日本武汉欧洲/中亚海铁联运通道,实现了中欧班列与长江黄金水道的无缝衔接。

(三)增强武汉国际门户枢纽地位。新开武汉阿布扎比全货机航线,挖掘国际客运航班腹舱带货潜力;鄂州机场今年4月起逐步开通至列日、金奈、纽约等多条国际货运航线,初步形成向欧洲、北美、南亚辐射的网络布局。

四、关于提高智慧物流和绿色物流发展水平的建议

(一)加强物流枢纽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推进粮食多式联运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化工公共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武汉工业港智慧运营平台3个专业化多式联运平台建设。武汉阳逻国际港完成145G基站建设投用,实现对集装箱码头、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阳逻综保区、铁水联运基地5G信号全覆盖,对区域港机设备、IGV水平运输车、配套软件进行自动化改造花山港使用北斗定位的5G智能无人集装箱转运卡车,推进传统港口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协同推进航空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围绕构建机坪移动装卸管理系统,有序推进物联网技术、自动化设备在货物分拣、仓储、装卸、提取等环节应用吴家山、滠口、大花岭、舵落口加快推动铁路物流基地智能化改造,搭建标准化货运站段评价系统平台,推进城市综合智慧型配送中心建设。

(二)推行一单到底湖北港口集团云上多联平台是长江中游首个立足多式联运的智慧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已基本实现铁路、水运、公路、关贸等信息对接,2022年为中国一冶、国电集团、中国外运、中建钢构等3000多家企业,提供各类供应链综合服务产品3500余条,累计实现业务订单3万条,交易货值超300亿元。同时继续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示范工作,推动湖北港口集团、武汉中远海运等龙头港航企业依托信息平台加快各种运输方式的各类单证电子化进程,协同中铁武汉局集团建立铁水港信息交换、单证交互体系,推动基于电子运单的业务流程改造,在成熟线路上率先应用多式联运电子运单,提高联运效率。

(三)搭建采运仓产销融智慧供应链平台。武汉金控供应链平台可提供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武钢物流、中远海运等企业信息平台可提供在线下单、货物跟踪等基础服务。外贸服务更加便利,海关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全面铺开,货物申报、舱单申报、运输工具申报等主要业务单一窗口办理覆盖率达到100%,集成商务、税务、金融等服务,可一站式办理融资贷款、汇总征税保函等银行服务以及出口信用保险、关税保证保险等保险服务,极大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五、关于建立完善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的建议

(一)出台物流业支持政策。推动出台《武汉市加快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武政规〔20239号),围绕提升枢纽能级、拓展通道能力、强化产业物流质效、完善民生物流品质、提升主体实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创新能力、强化基础支撑等8个方面提出支持措施。如提升主体实力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型物流、货运代理和供应链头部企业,对新引进并达到我市总部企业认定标准的,按照政策规定给予200万元至4000万元落户、办公用房等资金奖励补贴。如完善要素保障方面,对物流建设项目用,适当降低亩均投资、税收等考核指标,鼓励采取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方式供地等。

(二)加强武汉都市圈政策保障。开展武汉都市圈交通规划研究,以提升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和构建现代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会同成员单位起草形成《武汉都市圈交通发展专项规划》和《武汉都市圈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初稿。推动推进武黄、汉宜等都市圈高速公路主通道新建扩建工程、武鄂黄黄南北两条快速通道工程建设,互联互通交通设施初具规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

 打印   打印   关闭 
新葡京博彩 2026世界杯买球 金沙博彩 bet365中文 体育博彩平台 博彩平台 博彩平台 网上赌搏平台网址大全 全球十大外围足球平台 IM体育 世界杯下注 澳门银河娱乐城 美高梅博彩 沙巴官网平台 世界杯十大买球平台推荐 澳门银河娱乐城 美高梅博彩 沙巴官网平台 世界杯十大买球平台推荐 >网站地图-sitemap